近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到中山市调研,充分肯定了中山鱼塘尾水治理成效。10月24日,省农业农村厅在中山召开学习推广中山市鱼塘尾水治理经验做法推动渔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聚焦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实地考察学习中山市鱼塘尾水治理经验做法,总结交流先进地区好的做法经验,写好渔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答卷。
近三年来,中山全面推进鱼塘尾水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山公用作为率先在全市开展鱼塘尾水治理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的先头部队,奔忙千日,只为让鱼塘尾水“活起来”,让中山的水更清、鱼更优。
鱼塘尾水,即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由大量残诱饵、粪便所污染的水体,它是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鱼塘尾水治理不仅能净化养殖水域,维护好生态环境,还能有效减少鱼虾蟹类的病发率、死亡率,提升经济效益。基于此,鱼塘尾水治理成为中山治水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2021年11月,广东出台行动方案,明确用三年时间在广州、珠海、中山等9市开展养殖池塘升级改造行动。作为水产养殖大市,中山制定了《中山市养殖池溏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于2021年至2024年对全市约30万亩连片养殖池塘进行升级改造,开展鱼塘尾水治理工作。此“行动方案”一出,中山公用立即成立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项目专项小组,拉开鱼塘尾水治理的序幕。
三年时光匆匆,奋进步履铿锵。中山公用下属公司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科院”)以强大责任心与使命感投身鱼塘尾水治理,在中山乡野的鱼塘间留下了环科院探索、建设的足迹。据环科院负责人介绍,《中山市养殖池溏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后,主动对接坦洲、民众、小榄等多个水产养殖大镇,为镇街编制整镇尾水治理规划方案,在3个月内走访了6万多亩鱼塘,编制入库方案、初步设计方案80多项。在工程建设方面,完成30多个尾水治理项目施工,服务鱼塘面积约2.5万亩,同时还参与了广东省地方标准《淡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三池两坝技术》的制订,提出的“生态净化池回流技术和沉淀池微生物增量技术”获得了省环保产业协会的高度认可。
建设尾水治理项目是鱼塘尾水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这项艰巨任务,中山公用始终坚持以质量为首要重点,因地制宜打造适用性强、质量优良的精品工程,从而建设出一批示范引领项目。西区稻香围项目正是环科院致力于开展渔业养殖尾水环境治理技术研发与创新的一块“实验田”。该项目的首期尾水治理覆盖其中的684亩池塘,运行两年多来,出水稳定达标水质达到地表Ⅳ类水质标准要求,实现出水基本循环使用不外排;池塘有效养殖水深也扩展至2.5m以上,产量增加至3500kg/亩,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双丰收。
如今走进稻香围连片养殖区,只见鱼塘碧水之中倒映着蓝天白云,水面上秩序井然地排列着用于“鱼稻共生”的生态净化池浮岛,空气中弥漫着水稻的清香,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景象。
当地养殖场场长表示:
“现在水质更好了,产鱼量也随之增加,鱼肉肉质也更好了。”
中山鱼塘尾水治理“三年行动”期间,中山公用收获累累硕果,成功荣获“2023年度中山市水污染治理工作最佳助力奖”;承接的西区稻香围、民众广丰围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分别被市农业农村局推荐为2022、2023年市养殖池塘尾水治理示范项目,获市生态环境部门赞誉。
作为中山治水主力军,中山公用倾力参与治水“大兵团”作战,助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百千万工程”和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全力以赴推动中山水环境的长治久安,助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环境。
供稿 丨 中山公用
编辑 丨 刘晓宇 卓巧燕
二审 丨 曾令元
三审 丨 程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