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山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加大对企业招才引智的支持力度。
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山投控”)抢抓机遇,构建极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工作体系,打响打好人才主动仗。
选择中山投控 · 答案
近年来,中山投控启动专项招聘工作,许多应届毕业生满怀热情来到中山投控。经过一年多的锻炼,从创新项目投资、环卫项目投标到市政给水更新工程等重大任务,再到新能源储能、先进新材料、整车及零部件等新产业新赛道,中山投控的“一年生”勇担重任,迅速成长,逐步成为企业前行的重要推力。
# 为什么有那么多有志青年选择中山投控?在四个“一年生”这里,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有舞台,才有展示;压担子,才善承重。:梁钰莹“95后”985研究生毕业
●毕业后回到家乡,加入中山投控下属中山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山创投”)的风控合规部门。
为什么来到中山投控?
梁钰莹给了这个理由:
“有机会接触和深度参与市级重大项目投资,对于应届生很有吸引力。”
● 项目投资链条很长,从寻找机会、到项目评估,继而制定计划并进行投资决策。此外,还要进行持续的投后管理和贯穿整个周期的项目风险管理。对项目投资梁钰莹有自己的理解,“术业有专攻,一个项目需要有投资部经理、财务方向风控、法律方向风控等多方参与,根据自己所长判断该项目的相关风险与优势。”
虽然入职只有一年,但作为一名拥有法律职业资格的研究生,她已参与并完成汉邦科技、中科富海、复睿智行等多个项目的初步尽职调查工作,并提出了不少关于项目风险缓解的措施建议。
为了让投资基金“活水”激荡产业“春水”,中山投控和青年人才一起,把工作做在了前面。
今年4月30日,御风未来飞行科技公司(简称“御风未来”)项目签订投资协议,该项目落地在位于坦洲镇孖洲山的低空经济产业园示范区,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约40亩。公司以工业无人机系统供应商为定位,开展高性能无人机整机、飞控系统、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运营。近年来,其产品市场份额稳步增长,远销海外市场。
在低空经济的组成中,eVTOL生产商是核心载体的供应商,天然处于产业的核心位置,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具备话语权,具备成为“链主”的潜质,未来有望在市场爆发阶段通过订单的方式完成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及控制。通过御风未来这一eVTOL链主项目的落地,有望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落地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带动中山享受低空经济发展的时代红利,助力中山构建一条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条。
在参与御风未来项目时,梁钰莹从法律角度和行业常见的风险点入手,协助团队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投资价值评估,以及风险评估,并最终确保御风未来顺利落地中山。
在大金额的投资面前,需要谨慎判断项目的两面性。中山投控注重把好投资风险关,通过定期的投资风险管控培训,让青年人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明确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人才培育保障,帮助中山投控的“新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帮助青年克服职业发展困难的第一股推力,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勇敢作为。
4月,中山投控参与引进的国内大容量存储领域的巨头——晶存科技,将其存储芯片制造总部项目落地三乡镇,将为中山发展半导体产业注入强大动能。
投资项目的主要参与者:陈 静,2023年毕业
“刚开始接触项目,上手比较难。项目组里的导师,特别耐心地教学,带着我从初步了解企业,进行简单的行业研究;再到与企业深入沟通,并对项目开展正式研判,通过高管访谈、研究报告以及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拜访不断加深对于项目及行业的了解。”
这是她进入中山投控以来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晶存科技,只是她参与的数十个项目中的其中一个。
中山创投一名投资经理介绍,公司的整体年龄较为年轻,特别是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因此,公司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过往经历划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不同行业组别,并采用以老带新的组合,将工作模式和企业理念逐步灌输给新人。
为什么选择中山投控?
在陈静看来,项目组导师就是她的“定心丸”,在导师背后,是中山投控对青年人才“传帮带”的成熟机制。
中山投控锚定航天航空、新能源、新能源运输载具、新型储能等新兴、前沿产业领域,为中山在“制造业当家”战略蓝图增添了可谓是“浓墨重彩”的重磅投资。
中山投控所管理的中山市“1+4+N”高质量发展母基金体系总规模已超120亿元,累计对外投资80余个项目,其中返投落地中山项目近50个,涵盖新一代光伏新能源、新型储能、高端制造和商业航天服务等具有新质生产力突出代表性的新兴产业,为中山抢跑未来积蓄动能。这其中不乏青年人奋斗在投资一线的身影。
持续加强青年队伍建设
留住青年人才,最为关键的是,要留住他们的“心”:张 弛,留学海归,一场始自招聘的“一见钟情”
● 在入职中山投控前,他从未踏足广东。回忆起选择中山投控,他表示,这是一场始自招聘的“一见钟情”。
“我对集团最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效,每轮面试结束后,很快就能收到答复,速度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公司,我曾经遇到面试2、3个月后才收到答复的情况。”
这样的效率得益于集团精准策划招聘流程,全程实时跟进。特别在复试阶段,设计深度面谈环节,互相全面了解,确保了集团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
彭梓杰:新人,工程管理员
● 用中山公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新人彭梓杰的话说,深度面谈让他锁定了中山投控,实际工作让他肯定了自己的选择。一年多来,他从一位只懂理论的大学生转变成了一名真正的工程管理员。
“在水务公司的这一年,我像一粒播种在肥沃土壤的种子,逐渐发芽、成长。而我最享受的,是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中山公用水务公司,是保障千家万户用水安全的城市供水“守护者”。
工作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让彭梓杰选择了中山投控。
日常工作
旧城供水改造,是彭梓杰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每一个项目的顺利完成都能让他倍感满足、自豪,因为,这意味着又一批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做好民生一‘点’事”这是他在岗位上不断前进的动力。
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工作记录和明日工作计划,是彭梓杰的“日记”。“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并预留缓冲空间,更好地处理突如其来的工作任务。”根据记录,一年来,他经历了60多次的供水改造通宵接驳工程。
“育才计划”
青年人才既要“留得住”,更要“发展好”。“新入职员工暖心育才与关怀计划”(下称“育才计划”)就是中山投控努力提升与青年契合度,留住人才的关键一招。据介绍,育才计划对标市场同类型企业优化构建薪酬福利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精心研制系列人才培养、入职与专题培训、国内知名投资机构跟岗锻炼实习等,帮助新引入的人才迅速落地中山,融入集团,投入工作。除了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以外,中山投控还为新引入的人才配套提供人才公寓、单位食堂、人才政策指导等,最大程度地为新引入人才提供后勤保障,帮助其消除后顾之忧。
投资青年人才,就是投资中山投控的未来。中山投控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支撑集团战略发展目标,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供稿 丨 中山投控办公室
中山投控人力资源部
中山创投
中山公用
编辑 丨 刘晓宇 刘思懿 卓巧燕 薛楚伊
一审 丨 董学安
二审 丨 曾令元
三审 丨 程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