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丨“大湾区先锋50”,中山公用再度上榜!

日期:2024-08-28 来源:本站

8月27日,第四届国企社会价值论坛暨ESG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社会责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中山公用(000685.SZ)再度入围“中国ESG上市公司大湾区先锋50”,并在“大湾区国企ESG发展指数榜单”中排名第七。


中山公用再度入围“中国ESG上市公司大湾区先锋50”,并在“大湾区国企ESG发展指数榜单”中排名第七。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作为中山深耕本土的国有上市企业,中山公用再次摘得这一荣誉,一方面是该公司可持续发展力的体现,一方面则是其在落实生态环境责任、践行社会责任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例证。近年来,中山公用始终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行动指南,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将ESG发展理念与公司治理、经营深度融合,通过国企改革持续优化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大湾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榜样力量,中山公用以“生态环境优化与资源效率提升,推动城市与生态协同发展”为发展方向,明确以环境与资源为“双核”、资本与科技为“双轮”的发展战略,致力成为“国内领先的环境与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我国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担当者。


论坛颁奖现场。

锚定绿水青山当好城市水环境守护者泉眼无声惜细流,岐江问水共长柔。作为中山城市供水的“大管家”,中山公用聚焦水务主业加速形成“供水一盘棋”,在保障400多万人口城市用水安全的同时,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产权重组为纽带,整合本地供水企业,推动供水资源统一管理,推动实现全市供水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构建中山供水安全保障新格局。目前,中山公用已与中山市多个水司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并与三乡供水站、南区马岭供水站签订租赁协议,推进小榄水务资产整合事宜,基本统一全市供水运营主体,谱写“一张网、一体化”新篇章,推动中山市供水事业迈向“系统升级、运营升级、服务升级”。不仅要“管”好水,更投身“治”好水。近两年多来,中山吹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号角,中山公用作为本地上市国企,勇担社会责任,成为中山治水“大兵团作战”的主力军、突围兵。截至目前,其所承接的治水工程已完成管网建设超1700公里、污水处理厂扩容43万吨/日;面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中山公用主动承担治理任务,探索出农污治理的中山“最优解”。通过完整的生态环境服务产业链,中山不仅为推进中山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供水安全保障,同时全面承接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厂网一体化、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治水项目,为实现中山水域长治久清贡献力量。


中山公用将ESG发展理念与公司治理、经营深度融合,通过国企改革持续优化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耕民生福祉

当好社会责任践行者

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立足于国有企业的价值定位,中山公用深耕产业发展,主动承担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的历史使命,用心用情创造民生福祉。深耕产业发展,中山公用积极发挥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产业链优势和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工程“双一级”施工承包等资质优势。例如,该公司在城市公用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市政工程设施提档升级、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等方面赋能人居环境“提颜增质”,写好为民服务“大文章”。同时,中山公用还积极参与中山市治水工程和各项民生工程建设,以及中心城区存量排水管网检测与完善工程、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大涌污水处理厂、黄圃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项目,以实际行动推动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在社区共建方面,中山公用坚持以为民服务初心践行社会责任使命,全力推进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东凤水厂扩建、老旧管网改造和管网互联互通等供水保障系列工程落地,让老百姓用上放心水。在社会帮扶领域,中山公用则持续健全结对共建工作机制,深化“双联双助”工作模式,深入开展一系列“入镇下村”“政村企村”的特色帮扶活动。2023年至今,该公司共开展企村结对共建项目212个,其中包括产业导入项目5个、帮扶项目24个、党建活动39场、文体活动22场。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结对共建,结对村帮扶的三个省典型示范村大涌镇安堂社区、三乡镇塘敢村、板芙镇里溪村上榜“乡村振兴·‘镇’年轻”中山市第二届乡村振兴创新典型案例。

智启湾区未来

当好智慧城市建设者

加大数字化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山公用全面推动企业运营、生产和客户服务的全面数字化升级,通过对下属单位的全面数字化评估,公司构建了涵盖10大领域、28个体系、24个系统的转型蓝图,确保集团业务模块的全链条数字化覆盖,极大提升了管理效能。同时,公司紧跟智慧城市建设趋势,推进智慧水务、智慧环卫、智慧农污平台的集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对城市动态实时监控、精准分析,智能响应,不仅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为居民带来了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生活体验。企业数智化转型,关键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山公用持续深化人才改革,通过“强服务、深赋能”的培养理念,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发展体系。据统计,中山公用大规模的培训活动人数近万人次,累计培训时长超过6万小时,员工参与度超80%,为城市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赋能平台。此外,该公司还通过打造“公用学堂”等系列培养工程,锻造起一支专业能力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团队。目前,中山公用设有科技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搭建了“中山公用-中山大学-中国环科院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中心”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拥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与4家专精特新企业,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82项,软件著作权88项,全面激发创新内驱力。未来,中山公用将依托良好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延展资本与技术链条,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为构建“无创新、不中山”的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国企方案。

点燃创新引擎

当好高质量发展的弄潮者

这不是中山公用第一次入围“中国ESG上市公司大湾区先锋50”,也不是中山公用第一次摘得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社会责任领域的荣誉——今年3月,E20环境平台揭晓2023年度(第二十一届)水业企业评选结果,中山公用从400余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连续12年荣获“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投资运营企业”。持续在全国国资系统、中国环境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纵深服务生态平台“杀出重围”,新征程上,中山公用闯出了上市国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适应新发展要求,近年来,省、市国资系统把全面履行好国资国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作为价值追求,鼓励以ESG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推动实现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牢记国有上市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中山公用构建了环保水务、固废处理、新能源为主,工程建设为辅的“3+1”业务布局,各板块强链、补链协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环境服务产业链。目前,中山公用的供水与排水业务已然在区域内占据引领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其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推广至全国多省市;固废环卫业务实现跨省拓展,加快向智能化城市大管家转型;光伏新能源业务加速布局,加快形成“三阶成长曲线”;工程建设业务依托市政、建筑“双一级”资质等优势,拓展至大湾区及其他多个省市。深化水务主业的同时,中山公用立足固废处理、新能源等业务板块优势,与广发证券等头部企业合作,设立规模3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和4亿元Pre-REITs基金,重点投资光伏、储能、虚拟电厂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公司已完成并网装机规模70.34MWp,在建规模193.9MWp。绿色发展,动能无限。近年来,中山公用的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3.65%,公司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3.76%。大桥飞架,踏浪伶仃。把握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中山公用向湾图强、向高而攀,以中国ESG上市公司大湾区先锋50为起点,为产业焕新、城市升级,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 转载自 南方日报 公众号 -

编辑 丨 刘晓宇  卓巧燕

二审 丨 曾令元

三审 丨 程高山